政府政策对行业结构有实质性的影响。

——[美]迈克尔·波特


虽然不同国家的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度不同、渗透力不同,但各国政策对当地企业及行业的渗透面却是极其广泛的。政府的政策影响大到行业的进入、退出壁垒,行业标准,法律法规和奖罚惩治,资源控制,资金来源等等,小到企业管理模式,员工薪酬、福利待遇,人才招聘和人才市场流动,消费者需求等。

战略分析以企业及企业所在行业为核心,通过政府一个侧重面的两个重点进行调研——“政策保护”和“政策限制”。

政策保护被广泛用于国际贸易行业,并被规范化。政府通过设定关税、进出口数量、优惠补贴等方式,保护国内市场和企业,减少国外企业对本国经济的冲击。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区域性商业战略,并且被广泛应用于“东西南北”、“省市区县”——各类被明确或不被明确的划分区域中。这种保护措施大都会给区域行业或企业创造一个“保护罩”,短期形成较明显的利润效益。

但长期来看,当地政府(或宏观调控)不会一直沿用这类刺激性政策:第一、保护政策会阻碍外来优秀企业和人才的流入,破坏当地行业具有生机的市场竞争力;第二,保护政策(如收税补贴、创新行业扶持)会增加政府的额外支出和工作压力;第三,过度依赖政府保护政策的企业,会很容易丧失企业活力和创新力,成为“安逸”的妈宝男;第四、刺激性政策都属于短期调控手段,具有一定的弊端(比如延迟性和前述的负面影响),其目的是刺激市场产生经济活力,无论行业是否可以成功进入高速或稳定发展阶段,政策都会逐渐失灵,政府不能完全依赖这个政策,企业更不能。

政策限制更多偏向于政府对企业或行业的贸易限制,短期或长期都会对行业形成一定的发展阻碍,常见于国家战略资源相关行业(如能源、航天科技、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国计民生行业(如教育、医疗、社会公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相关行业(如高速公路、高铁、飞机制造)…… 这类国家发展战略涉及的行业相关的政府政策属于长期行为,政府从维护国家稳定、人民生活基本保障、减小贫富差距等方面出发,对选择性行业进行长期政策限制。

企业的战略决策人应该要清楚,政府需要经济稳步增长,但不同的是,只有企业(或商业主体)会把利益放在首要问题考虑,政府不会。企业的战略决策人应该要清楚,被政策限制的行业,需要关注政策限制可能给行业和企业带来的影响,并且在一开始(比如“选择是否进入这个行业”)合理分配“政府影响”和其他影响因素的权重值。

政策保护变成政策福利

鉴于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都具有一定的延迟性,企业可以通过最快速的“政策跟踪反应”而获得投机利润,由于此类行为不属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行为,我们不进行讨论。

政府会对需要侧重的行业实施一系列的红利政策,企业可以依靠这些红利快速进入市场,但是由于刺激性政策不可持续、也不可依赖,需要企业战略决策者同时制定好战略转型的计划。

政策限制变成政策福利

政府的立场是期望具有活力的“自由市场经济”,但这是在“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有较强的逻辑分析和判断能力,并且可以独立自主生存”之后才会释放出现的市场机遇。由于文化和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我国的行业政策限制相较于发达国家来说确较为严苛,也造成了很多企业对“国家垄断行为”表示不满,但这并不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更不会阻碍企业进入国家战略型行业。

我国是政策限制行业覆盖面较为广泛的(也因此,我国经济具有较为全面的产业链),对于任何政府政策限制打开的行业,都是一个新兴行业,是任何企业获得高额利润成为行业领军的最好机遇。这相较于已经广泛私有化的发达国家和产业链较为单一的富饶国家来说,是中国独有的商机

企业的战略决策人在决策是否进入国家战略型行业(政策限制较多的行业)前,首当其冲的任务是——“明晰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什么”。依靠政策窗口创造的商机,借助政策保护和红利待遇快速进入市场,占据市场份额后扩大企业、进行业务和服务升级,将企业的竞争优势保持在行业领先。